現(xiàn)在,中小學生厭學情緒普遍很高,有60%以上的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。他們白天不能很好地坐在教室里,晚上還要三五成群地外出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一所學校,能有20%的學生想讀書就相當不錯了;一個班,能有60%的學生順利畢業(yè)就是最好的班級了。筆者所在的學校,是全鎮(zhèn)唯一的一所農村初級中學,現(xiàn)有學生不足800人,而高峰期,我們鎮(zhèn)有三所中學,總人數(shù)超過2000人,現(xiàn)在的生源只相當原來的三分之一了。大部分學生到哪里去了呢?有些隨父母外出打工而到父母那工地周圍的學校讀書去了,有的則到社會流浪去了,還有的小小年紀就干苦力去了。記得有一所學校,鼎盛時期學生超過800人,初一招生人數(shù)380名,最多辦班12個班級,最大班級每班超過70人?稍谵D去五年,該校只剩6個班了,學生總人數(shù)只有200來人了。2003年秋季招生,初一學生不足50人了。后來辦班確實不行了,該校就靠到相鄰的學校去了,一個好端端的學校就這么倒了!
現(xiàn)在,社會上不少人認為,公立學校的教師吃大鍋飯,不認真抓教學質量,學生自然流失就多。他們言下之意就是:私立學校抓得嚴,學生就肯學習,生源就保得住。我也調查了幾所私立學校,不肯學習的學生比公立學校的還多。這些學校,吸煙酗酒的,打架斗毆的,上網跳舞的,比比皆是。很多學生在私立學校讀不私立下去了,又來到公立學校?梢,當今的學生不想讀書,不是哪所學校的問題,其根源在于社會,在于家長。
現(xiàn)在,大學生不包分配了,好多農村孩子大學畢業(yè)后,由于沒有背景,找不到理想的工作,賣苦力又吃不消,出來做事,有些甚至還抵不到一個黑肚漢(未讀書的人)。已經有部分農民,開始厭惡小孩讀書了,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在校成績好,擔心以后供不起大學而后悔。要知道,現(xiàn)在一個大學生,從學前班到大學畢業(yè),總投資不下10萬元。盡管現(xiàn)在國家對農民減負,九年義務教育減免學雜費、書籍課本費,但高中三年,一個學生學費加生活費要2-3萬元,大學四年各種開支要7-8萬元。一個家庭,只有一個讀書的倒也能勉強支持,但有了兩個或者三個,那就無能為力了。國家早就看到了這個問題,要家庭困難的大學生申請貸款,但所貸的款子終究是要退的呀!他們大學畢業(yè)出來連工作都找不到,哪來的錢還貸呀?!這樣,農民只好做自己違心的事了:寧肯不叫小孩讀書!他們對小孩在校的成績則采取不聞不問的態(tài)度,甚至連小孩打游戲上網都不管了。這樣一來,就導致了這些學生在校不聽老師的話,經常我行我素,厭學情緒就越來越高了。
|